雖然目前單眼相機已經算是蠻流行了,不過有些朋友還是會覺得攜帶時不夠便利,因此也在考慮體積較小的類單眼相機,這次剛好我參加 DCView 提供評測 Canon S95 相機的機會,正好可以測試看看其優缺點,可以讓原先考慮這款相機的朋友作個參考。
首先,還是先把主要規格列表如下:
Canon PowerShot S95 | |
項目 | 規格 |
感光元件說明 | 有效 1000萬像素 原色CCD |
感光元件 | 1/1.7 吋 |
影像大小 | 3648×2736 |
其他影像大小 | 2592×1944, 2048×1536, 1600×1200 等 |
最大動畫錄製 | 1280×720, 24fps , 有聲, 單段長度: 1799秒, 格式: MOV (H.264) |
光學變焦 | 3.8x (實體焦長: 6~22.5mm) , 等效焦長: 28 ~ 105mm 鏡頭規格: 6群7枚, 具 Hybird I.S.防手震系統 |
數位變焦 | 4x |
最大光圈 | F2.0(W) / F4.9(T) |
快門範圍 | Auto: 1s – 1/1600 s M: 15s ~ 1/1600s |
對焦範圍 | 一般: W: 50cm / T: cm Macro: W: 5cm ~ 50cm / T: 30cm ~ 50cm |
測光模式 | 評價測光/中央重點平均測光/點測光 |
曝光補償 | -2 ~ +2 EV, 1/3 級距調整 |
ISO 感光度 |
自動,ISO80/100/125/160/200/250/320/400/500/640/800 /1000/1250/1600/2000/2500/3200 |
白平衡 | 自動/日光/陰天/白熾燈/螢光燈/螢光燈H/閃光燈/潛水/用戶自定義 |
對焦方式 | 9點 AiAF, 任意點,智能面部優先,中央, 支援手動對焦 |
內建閃燈 | 提供 |
外接閃燈 | |
閃燈模式 | 自動, 防紅眼, 強制閃光, 不閃光, 慢速等 |
手動操控模式 | 光圈優先, 快門優先, 全手動 |
場景模式 | 自動/P程序/Tv快門優先/Av光圈優先/M手動/C用戶自定義/低光照/SCN特殊場景/短片 |
鏡頭轉接環 | |
連拍速度 | 1.9fps |
遠端遙控 | 支援 |
儲存媒體 | SD |
記錄格式 | RAW, JPEG: SuperFine, Fine, Normal |
觀景窗 | 無 |
LCD螢幕 | 3 吋,461,000 像素, |
傳輸介面 | USB2.0 |
視訊輸出 | NTSC/PAL/HDMI輸出 |
使用電池 | 專用: NB-6L (180張, CIPA) |
外觀尺寸 | 100 x 58 x 30mm |
機身重量 | 淨重: 170g 總重: 193g |
PictBridge | 支援 |
附註 | 新增拍攝比例:3:2,1:1,4:5, 新增HDR功能 |
相機規格資料來源:http://www.dcview.com.tw/forums/camspecnew.asp?id=1496
評鑑心得:
優點:
- 鏡頭轉環相當實用,可自訂搭配不同模式與轉輪搭配適當的操控,即時顯示調整結果可加速確認。
- LCD顯示螢幕色彩鮮明,與實際拍攝原稿色澤接近。
- 重量適中,便利於攜帶,對於街拍記錄相當好用。
- 5cm近拍效果不錯,再搭配F2.0大光圈散景很適合拍攝產品特寫。
- 對於景物拍攝,ISO值到800左右都是我可接受範圍。
缺點:
- 閃光燈設計位置不理想,當自動模式預設時開機很容易彈開去影響。
- 手動選擇不同拍攝模式的旋鈕很緊,對於常需要切換模式使用時會有些不方便。
- 防手震效果沒有很明顯,仍需再搭配高ISO拉高快門才較有助益。
- 動態攝影感覺質感普通。
- 電池實測約可拍攝150張,若是搭配閃燈時張數更少。
心得:
Canon S95 從外觀來看,其黑色非鏡面的質感看起來不錯,設計和過往機種差不多,對於鏡頭轉環則是令我好奇的地方,至於彈跳式閃光燈的設計覺得不太理想,此位置是一般觀看與拍照時會放的位置,若是自動彈跳很容易被壓到,最好預設值是設定為不開閃光燈,不然很容易不小心就打到握持的手,另外,手動選擇不同拍攝模式的旋鈕很緊,對於常需要切換模式使用時會有些不方便。
開始進行拍攝測試時我會通常會先使用P模式進行,廣角端可支援至F2.0及5cm 近拍,遇到光線感覺不如預期時,透過背面右測旋鈕即可調整場景明暗度,較暗的場地還可透過鏡頭轉環調整ISO值,最高可至3200,相當地實用,另外有個燭光模式可針對較暗場所加強拍攝也頗特別。